鸿海科技集团董事蒋尚义6 日表示,AI 是半导体发未来展的新驱动力。从大型电脑、个人电脑、智能型手机,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每一波技术浪潮都重新定义了摩尔定律的意义。不同的是,过去的驱动者都是单一产品,虽然出货量庞大,但形态明确、用途集中,而AI 并非如此,虽说目前AI 现在仍在基础建设阶段,主要集中在资料中心,但这都还只是第一步。
蒋尚义在「2025 远见高峰会」上表示,AI 的发展将进入应用阶段,也就是从云端走向边缘(Edge Computing),或有人称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他解释,这个阶段将出现上千、上万种不同的应用产品,包含智能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庭、智能城市等。这些应用的多元化,对半导体的设计与制造都是全新的挑战。
不过,过去制程升级多针对单一架构与高出货产品,但未来AI 应用的多样化,将使传统芯片设计的规模经济失效。他强调,现今最先进的制程,如台积电的5 奈米以下产品,其设计费用大约高达20 亿美元。现在一间设计公司若先投资了2 亿美元下去设计,产品销售未达10 亿美元根本不划算。
因此,他认为芯粒(Chiplet)是关键解方。 Chiplet 概念就像积木,可依需求自由组合,把高运算模组重复使用于不同产品中,既能分摊开发成本,也能提升市场灵活度,成为AI 时代的新架构基石。然而,摩尔定律正逼近物理极限。蒋尚义提醒,当制程微缩速度放缓,即使台湾在晶圆代工与封测领域仍居全球龙头,领先优势也将受到挑战,未来的突破口,可能不在制程,而在封装。
蒋尚义强调,过去封装只是辅助与成本控制,如今随着CoWoS、InFO 等先进封装技术成熟,芯片间的整合效率反而成为效能提升关键。除了维持半导体制造、封装领先的同时,蒋尚义认为,积极深耕「系统设计」将是下一步关注焦点,因为最终主导产业发展的,是系统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