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详解:从晶圆到电路板的精密互联
倒装芯片封装技术详解:从晶圆到电路板的精密互联
7 小时前   浏览:32   来源:小萍子

您所描述的技术正是现代电子封装领域的基石——倒装芯片 技术。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芯片与封装基板的连接方式,是实现高性能、高密度、小型化电子设备的关键。

一、 核心概念:何为“倒装”?

传统的芯片封装使用“线键合”技术,即芯片的有源面(布满晶体管的一面)朝上,通过极细的金线将芯片周边的焊盘与基板连接起来。

倒装芯片 的核心创新在于:

  1. 有源面朝下:将芯片的有源面翻转过来,正面朝下对准封装基板。
  2. 凸点互联:在芯片的整个有源面上,通过被称为 “凸点” 的金属焊料、铜、镍、金或其合金制成的微型结构来实现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这种“倒置”的布局是其名称“Flip-Chip”的由来。

二、 关键优势

与线键合相比,倒装芯片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更高的I/O密度:整个芯片表面而不仅仅是四周都可以用于布置互联点,支持更多的输入/输出信号。
  • 更优的电性能:互联路径极短,减少了信号延迟和电感,提升了高频性能。
  • 更好的散热:芯片有源面通过凸点直接与基板相连,热量可以更有效地传导出去。
  • 更小的封装尺寸:消除了金线弧,使得封装后的模组更加轻薄短小。

三、 工艺流程简述

  1. 晶圆级凸点制作:在整个晶圆上,对所有芯片的焊盘进行加工,形成均匀的金属凸点。这些凸点可以是焊料、铜柱等。
  2. 切割:将制作好凸点的晶圆切割成单个的芯片
  3. 倒装与贴装:使用高精度贴片机,将芯片翻转,使其有源面对准封装基板上的相应焊盘。
  4. 回流焊接:通过加热使焊料凸点熔化,冷却后与基板焊盘形成坚固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5. 底部填充:在芯片与基板之间的缝隙中,注入环氧树脂 underfill 材料。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吸收芯片和基板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极大地提高了封装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6. 最终组装:将已完成封装的模块(如FC-BGA)焊接到主印刷电路板上。

四、 主要技术分支(按基板类型分类)

倒装芯片技术根据所使用的基板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技术类型
全称与描述
特点与应用
FC-CSP / FC-BGA芯片级封装 / 球栅阵列封装
芯片倒装安装在有机层压板 基板上。
先进封装代表
• I/O数量多凸点间距小
• 驱动了对高端、高密度基板的需求。
• 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处理器、高端GPU、FPGA等。
FC-OFN四方扁平无引线封装
芯片倒装安装在引线框架 基板上。
• 成本相对较低。
• 适用于I/O数量中等的场景。
• 常见于电源管理、模拟芯片等。
FC-陶瓷
 (如HTCC/LTCC)
高温/低温共烧陶瓷
芯片倒装安装在陶瓷 基板上。
• 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高频和气密性。
• 常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电子和高频通信模块等恶劣或高要求环境。

五、 总结:为何FC-CSP和FC-BGA是“先进封装”?FC-CSP和FC-BGA 被归类为先进封装,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满足了现代高端芯片的需求:

  • 极高的I/O数量:支持芯片与外部进行海量数据交换。
  • 极小的凸点间距:凸点之间的中心距不断缩小(目前已进入微米级别),这要求在基板上加工出同样精细的线路。
  • 对先进基板的需求:为了承载高密度布线,必须使用技术含量更高的高层数、细线宽/线距的积层法 制造的有机基板。

正是这些苛刻的要求,推动了整个半导体封装产业链向更精密、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使得倒装芯片技术,特别是FC-CSP和FC-BGA,成为当今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芯片不可或缺的封装方案。

图片


头条号
小萍子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