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狂飙突进的时代,算力就是新时代的石油。而驱动这股算力洪流的核心——英伟达、AMD、博通等巨头设计的AI芯片,早已不再只是单一硅片上的晶体管堆砌。它们更像是由GPU、HBM高带宽内存等多个“器官”精密拼装而成的“智能生命体”。
要让这些“器官”高效协同,关键在于一种叫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的先进封装技术。简单来说,CoWoS就像一个微型“城市规划师”,把不同功能的芯片模块(比如GPU和HBM)通过中介层(Interposer)紧密集成在一个封装体内,实现超高速互联与低功耗运行。
这项技术目前几乎被台积电垄断。面对英伟达GB300、Rubin系列芯片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台积电不得不一再上调产能目标:2026年底月产能将达10.5万片,2027年更将飙升至14.1万片。即便如此,业内普遍预计,CoWoS产能缺口将持续到2027年。
但台积电一家吃不下全部蛋糕。为缓解压力,它开始将部分后段工序外包给专业封测厂;同时,上游设备、材料厂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扩产窗口。一场围绕CoWoS的“产业链淘金热”,正在悄然上演。
而在这场浪潮中,一批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已获客户验证、业务明确挂钩CoWoS环节的A股公司,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国产替代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关键力量。
我们深入梳理了产业链各环节,剔除概念炒作,聚焦那些已有产品落地、客户导入、技术对标国际水平的企业。以下五类公司,才是真正能从CoWoS扩产潮中分得真金白银的“实干派”。
CoWoS涉及TSV刻蚀、薄膜沉积、电镀、键合、清洗等数十道精密工艺,每一步都离不开高端设备。
盛美上海
微导纳米
芯源微
快克智能
新益昌
这些公司不再是“备胎”,而是正在被主流产线验证甚至批量采购的主力供应商。
随着封装结构越来越复杂,缺陷检测和电性测试的难度指数级上升。
中科飞测
长川科技
华兴源创
在“良率即利润”的先进封装战场,这些测试与量测企业的重要性不亚于制造设备。
CoWoS对材料要求极为苛刻,尤其是ABF载板和中介层。
兴森科技
深南电路
沃格光电
天岳先进
沪硅产业
这些材料企业虽低调,却是决定CoWoS能否大规模量产的“命门”。
电镀液、光刻胶、清洗液等看似“耗材”,实则直接影响良率。
上海新阳
鼎龙股份
万润股份
这类公司往往“闷声发财”,但一旦进入客户体系,粘性极强。
台积电已明确将CoWoS-L后段70%外包给日月光/矽品,而中国大陆封测龙头也在积极卡位: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
华天科技
虽然短期内难以撼动台积电主导地位,但在国产算力崛起+供应链安全双重驱动下,这些OSAT厂商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CoWoS不是风口上的口号,而是一场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攻坚。那些真正拥有设备验证、材料突破、工艺积累的公司,才配得上这场AI时代的盛宴。
当英伟达的芯片在数据中心日夜轰鸣,背后是无数中国工程师在洁净室里调试设备、优化配方、提升良率的身影。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却正在为中国半导体写下最硬核的注脚。而这,才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真·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