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的这股“超级周期”或将比以往的繁荣时期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存储三大巨头三星、SK海力士、美光都已宣布涨价。
三星、SK海力士、美光宣布涨价
10月23日,据韩媒报道,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主要内存供应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向客户调整报价,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幅度将高达30%。美光同样涨价。据Benchmark证券指出,美光已通知客户要将NAND型闪存报价调涨20~30%,同时还暂停接受新订单。闪迪也在9月上调NAND闪存报价,幅度约为10%,消费级与企业级产品均有涉及。
涨价主要归因于人工智能的芯片热潮没有放缓迹象,导致存储芯片出现供应短缺。
这轮涨价也让三星的业绩率先攀升。据三星电子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初步业绩。报告期内,其营业利润(按合并财务报表口径计算)为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5.21亿元),同比增长31.81%;销售额为8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72%,环比增长15.33%,创下历史新高。
整体而言,这轮“超级周期”不仅导致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本轮存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容。
囤货与长期合约成主流
如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判断,第四季度仅仅是存储严重缺货的起点,明年存储产业将继续处于供货吃紧状态。
美光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SumitSadana也表示,由于产能受限,美光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尽管公司计划逐步停产DDR4,但仍将通过其美国工厂略微延长生产时间,以支持长期客户,但可能无法达到满产的预期。
对存储芯片供应趋紧的预判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囤货行为。还有媒体报道,由于担心DRAM短缺,几家领先的国际电子和服务器公司正在囤积内存,并与三星和SK海力士洽谈签订2至3年长期供应协议,与以往按季度或年度签订合同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
有分析师认为,预计这股存储“超级周期”将持续三到四年,并可能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更多投资而加剧。
预计涨价到2026年
综合目前市场现状,分析人士预计AI服务器存储产品的涨价潮或延续至2026年。
美光科技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SumitSadana也预计,到2026年,DRAM市场仍将保持极度紧张,供需失衡将加剧。
据CFM闪存市场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存储市场展望报告,预计四季度,服务器eSSD涨幅将达到10%以上,DDR5RDIMM价格涨幅约10%到15%;Mobile嵌入式NAND涨幅约5%到10%,LPDDR4X/5X涨幅约10%到15%;PC端LPDDR5X/D5价格涨幅预计为10%到15%,cSSD价格涨幅达5%到10%。
集邦咨询分析师表示,进入第四季度,随着北美云服务商陆续释放出积极的2026年全年DRAM需求展望,预计带动DRAM整体需求增长及价格上涨,动能延续至2026年。
四季度为传统消费电子旺季,迎来“双十一”等全球促销节点,消费电子季节性复苏效应显著,这些都会进一步推动存储的消费动力。
对于中国大陆市场而言,随着AI大模型训练与数据中心建设成为核心驱动力,国产存储芯片在企业级市场快速渗透。长江存储的企业级SSD已广泛用于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主流云服务商。在消费级市场,国产存储芯片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抢占份额。国内存储公司有望继续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的双重驱动,预计第四季度国内存储芯片公司的需求及开工情况将呈现稳健复苏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