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
行业资讯  >  最新科技  >  芯片制造中,JDV和GDS有何关联及区别
芯片制造中,JDV和GDS有何关联及区别
5 小时前   浏览:29   来源:小萍子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流程中,JDV(Job Deck View)GDS(Graphic Data System)是两个关键但作用不同的概念,分别对应设计验证和生产准备的不同阶段。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区别及关联分析:

1. 定义与用途


- GDS
 全称Graphic Data System,是集成电路设计的最终版图文件格式,记录了芯片的物理层几何形状信息(如金属层、多晶硅层等)。GDS文件由设计公司(如Fabless)生成,提交给晶圆厂(Foundry)或掩膜厂(Maskshop)作为制造依据。 

 
核心作用:作为设计阶段的“原始蓝图”,用于制造掩膜版(Mask)的生成,并通过物理验证(如DRC、LVS)确保设计符合工艺规则。

- JDV
 全称Job Deck View,是流片(Tapeout)前的最后一次审查视图,由晶圆厂或掩膜厂提供。JDV展示了经过光刻工艺调整后的实际生产图形,可能与原始GDS存在显著差异。  


核心作用:验证生产环节对设计的调整是否正确,例如光刻补偿、层次合并等,确保最终制造的芯片与设计意图一致。

2. 内容差异


- GDS 


 - 包含所有设计层的原始几何数据(如晶体管、连线、接触孔等)。  
 - 通常以抽象单元(如LEF文件)形式在布局布线(P&R)工具中使用,便于快速验证。  
 - 设计规则检查(DRC)基于GDS进行,但受限于抽象视图的简化,可能遗漏深层次问题。

- JDV
 - 展示光刻板(Mask)的实际图形,可能包含以下调整:  
   - 层次运算:例如M1层在JDV中是M1与Contact、Via1等相邻层次运算后的结果,而非GDS的原始形状。  
  - 工艺补偿:光刻过程中的光学邻近效应修正(OPC)、多重曝光(Multi-Patterning)等技术导致的图形变形或拆分。  


 - 需重点检查生产关键点,如版本一致性、Logo Cell、ROM Code、金属层完整性等,而非所有细节。

3. 生成与审查流程


- GDS生成阶段


 设计公司完成物理设计后,通过工具(如Cadence、Synopsys)导出GDS文件,并提交给晶圆厂。晶圆厂可能进一步进行设计规则辅助优化(如DRC修正),但核心数据仍以GDS为准。

- JDV生成阶段
 晶圆厂或掩膜厂根据GDS生成光刻板数据后,向设计方提供JDV视图。审查重点包括:  
 - 确认光刻板版本与最新GDS一致(避免生产旧版数据)。  
 - 检查关键层次(如Poly方向、金属层连接)是否与设计意图匹配。  
 - 生产环节的特殊调整(如掩膜方向错误可能导致短路问题)。

4. 审查重点与风险


- GDS的验证重点
 - 逻辑功能正确性(LVS)。  
 - 物理规则合规性(DRC)。  
 - 时序收敛(Timing Closure)。

- JDV的验证重点 
 - 生产适配性:光刻工艺对设计的实际影响(如Poly方向错误曾导致PAD间短路)。  
 - 版本控制:多次设计迭代后,确保光刻板使用最新版GDS。  
 - 特殊标记:如Logo Cell、ROM Code的正确性。

5. 责任分工


- 设计方(Fabless)  


 负责生成正确的GDS文件,并通过物理验证确保其合规性。

- 制造方(Foundry/Maskshop)


 根据GDS生成光刻板,并通过JDV向设计方展示调整后的生产视图。若生产环节出错(如掩膜方向错误),可能归咎于JDV审查疏漏或制造流程失误。



头条号
小萍子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