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
行业资讯  >  最新科技  >  芯片制造中的应变硅技术
芯片制造中的应变硅技术
3 天前   浏览:102   来源:小萍子

图片

  随着晶体管尺寸进入纳米级,传统硅基器件的性能面临物理极限,包括量子隧穿效应导致漏电流激增,栅介质变薄引发迁移率退化,以及短沟道效应加剧。应变硅技术通过对沟道施加机械应力改变硅晶格结构,从而优化载流子迁移率,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手段。

图片

PMOS与NMOS的材料选择:SiGe与SiC

为了分别满足PMOS(空穴导电)和NMOS(电子导电)的需求,需采用不同材料引入特定应力:

  • PMOS:SiGe(锗硅合金)引入压应力


  • 锗(Ge)的晶格常数比硅大4.2%。当PMOS的源漏区替换为SiGe时,其晶格膨胀会挤压沟道硅层,产生压应力,使空穴迁移率提升50%以上。在20 nm节点中,SiGe中锗含量达55%,通过优化外延层位置(如将SiGe晶体边缘靠近沟道)进一步增强应力。
  • 图片

  • NMOS:SiC(碳化硅)或掺碳/磷硅引入张应力


    碳(C)的晶格常数比硅小38%。在NMOS源漏区引入掺碳硅外延层(如Si:C或Si:C/P),可拉伸沟道晶格,产生张应力,使电子迁移率提升20%。需平衡材料稳定性与应力强度。例如,碳掺杂需精确控制浓度以避免晶格缺陷。
  • 图片

应变引入的核心方法

  • 选择性外延替换源漏区

  • 刻蚀原有源漏区→外延生长SiGe(PMOS)或Si:C(NMOS)→退火激活掺杂原子。
  • 图片

  • 应力记忆技术(Stress Memorization Technique, SMT)

  • 通过掩膜边缘位错诱导张应力。例如,在45/32 nm节点中,采用预非晶化离子注入(PAI)+氮化硅应力覆盖层,退火后形成位错,提升NMOS短沟道迁移率10%。
  • 图片
图片



头条号
小萍子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