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芯片制造的“投影微雕术”:光刻段工艺
芯片制造的“投影微雕术”:光刻段工艺
前天 10:06   浏览:162   来源:小萍子
本文主要讲述什么是光刻段工艺

当您惊叹于手机的超高性能时,其核心动力源自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内部藏着百亿个晶体管。如何在硅片上精确“绘制”这些纳米级的电路?答案就是芯片制造中最核心、最精密的步骤——光刻(Photolithography)。它就像是宇宙中最精细的投影雕刻术


图片


光刻的使命:定义临时图案


光刻区的核心任务非常简单:在晶圆上绘制一个临时性的图案,为后续的蚀刻或离子注入工序充当“遮罩”或“模板”


可以这样理解:


硅片:是您想要雕刻的底板。


后续工序(蚀刻/离子注入):是真正的“雕刻家”或“染色师”,负责改变材料的性质。


光刻:则是那位用光作画的艺术家,它在硅片上涂一层特殊的“可感光薄膜”(光刻胶),然后用光画出设计好的图案,告诉“雕刻家”哪里该动刀,哪里该保留。


这片临时性的图案,是后续所有操作的蓝图。


一文看懂什么是硅晶圆?-行业资讯-中康-专注于半导体存储芯片领域


光刻五步


光刻过程遵循一个精密的五步循环,其中前三步在光刻区内完成:


第1步:涂抹感光光刻胶——Photoresist


晶圆被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光刻胶。这种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非常敏感,就像是给硅片贴上了一层精密的“感光面膜”。


图片


第2步:精密“曝光”——Expose


这是光刻的灵魂步骤。一束紫外光穿过一块名为掩模版(Reticle) 的“底片”(上面刻有放大版的电路设计图),再经过一系列复杂镜片的缩小和聚焦,将设计图案精确地“投影”到光刻胶上。


图片


波长越小,精度越高:这束光的波长决定了能绘制多细的线条。


浸没式193nm光刻:可绘制~37纳米的特征尺寸。


极紫外光(EUV):使用波长仅13.5nm的光,能绘制~15纳米的极细微结构,是制造最先进芯片的关键。


第3步:显影“显形”——Develop


曝光后的晶圆经过化学溶液(显影液)处理。根据光刻胶的类型(正胶或负胶),被光照到的区域会被溶解掉,从而让掩模版上的图案在光刻胶上清晰地显现出来。此时,临时图案已经制作完成。


第4步与第5步:蚀刻 & 离子注入


接下来的蚀刻(Etch) 或离子注入(Implant) 工序会利用这个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对下方的硅片进行加工。


图片


加工完成后,光刻胶的使命就结束了。它会被全部剥离(Strip) 清除干净,因为它只是一次性的临时模板。整个晶圆会为下一个图案再次经历这个循环。


图片


END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头条号
小萍子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