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SMT设备行业平台!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半导体设备,下一个黑马
半导体设备,下一个黑马
2025年07月26日 09:20   浏览:264   来源:小萍子

“未来的芯片制造靠的不是照相技术,而是雕刻技术!”别以为这是在讲雕刻艺术,这说的是——半导体刻蚀设备!没错,芯片制造界的幕后王者,正在悄悄走到聚光灯前。

一直以来,ASML的EUV光刻机都是高端芯片制造的C位担当。但英特尔的一位高管最近放了个大招:“GAAFET、CFET这些新结构,不光要光刻,更要精准雕刻!”

你没看错,是雕刻。想象一下,一个芯片里的晶体管要从二维变成立体,需要从各个角度下刀,包裹、堆叠、雕出各种微型结构。这活儿可不是光刻机一盏灯就能解决的,必须靠刻蚀设备下精工刀!

一直以来,芯片制造的三驾马车是:光刻、沉积、刻蚀。大家都爱讲光刻多牛,刻蚀设备仿佛成了幕后配角。

但你知道吗?按照价值量占比,光刻占22%,刻蚀占21%,沉积也21%——也就是说,刻蚀早就是顶流,只是它太低调了。

如果把光刻机比作投影仪,那刻蚀机就是拿着雕刻刀的艺术家,在晶圆上刻下每一寸结构——不仅讲究精准,还得讲究美感(良率和性能啦)。

维度一:制程越先进,刻蚀越关键。

7nm、5nm、3nm这些工艺背后,都是“光刻+刻蚀”的双人舞。光刻只能照出大概轮廓,真要精雕细琢,还得靠刻蚀动手。SEMI的数据狠狠打脸了光刻迷信:从65nm发展到7nm,光刻步骤只增长了30%,而刻蚀步骤暴涨300%!你说谁是核心?

维度二:从芯片制造到封装,全靠刻蚀撑场。

3D NAND让存储芯片从平面变立体,刻蚀工艺占比从25%飙升到50%以上。而在Chiplet(芯粒)集成中,刻蚀的“选择性”能力直接决定芯片之间能不能“亲密接触”。

谁能把硅、金属、介质全都刻得妥妥的,谁就能赢下未来。

在光刻机“卡脖子”久了之后,中国半导体终于在刻蚀设备上找回了自信。目前,国内两家选手已经在这条赛道上脱颖而出:①北方华创:平台型大厂,产品线多到像全家桶,什么工艺都能覆盖,主攻硅刻蚀设备。②中微公司:聚焦型高手,只干刻蚀这门活,专攻介质刻蚀设备。重点是,很多设备已成功打入海外5nm以下产线。

中微在CCP、ICP设备上的表现,堪称“技术流中的战斗机”;北方华创则在原子层刻蚀领域已经有了客户验证的实绩,厉害得不讲道理。

讲真,干刻蚀这一行不是谁都能上场的。可有家公司从美国应用材料那儿接过衣钵,化身国产劲旅——它就是屹唐半导体。2025年7月8日,它刚刚在科创板敲钟上市。虽然干法刻蚀还只是它的小业务,但能进入三星、SK海力士这些国际大厂的供应链,可见实力不俗。它家的14nm刻蚀设备已经过了客户端验证,接下来能不能爆发,就看毛利率和市场反馈了。

想象一下,一刀下去就少一个原子层,不多不少,刀刀精准——这就是原子层刻蚀(ALE)。当芯片制程进入3nm、2nm甚至0.5nm,传统刻蚀工艺已经开始“抓瞎”。为了让晶体管的微缩还能继续下去,业界必须祭出“微米杀手”——ALE。

这技术有多牛?精度:能做到单个原子的控制(0.4nm);均匀性:全片无差别;损伤低:用软等离子温柔处理,几乎不伤器件。

国际厂商如泛林早早布局,中微尚未公开布局进度,而北方华创2019年就进了客户产线,悄悄走在前面。

过去,光刻是主角,刻蚀是配角;现在,刻蚀要站C位了。不论是逻辑芯片的GAAFET结构、3D NAND的深孔雕刻,还是Chiplet封装的高精对接,刻蚀设备都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们看到的国产刻蚀梯队——中微的精准突破、北方华创的全能选手、屹唐的后起之秀,正齐头并进,冲刺未来。


头条号
小萍子
介绍
推荐头条